本网讯 5月9日晚,基础医学院在金海校区公共教楼1-101学术报告厅举办“脑科学前沿与创新人才培养”主题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医学教育创新展开深入交流。活动由基础医学院院长罗海主持,湖南省解剖学会理事长潘爱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教授罗学港、孔杏云、严小新,澳大利亚阿德莱得大学脑库专家Jim Manavis,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饶利兵,基础医学院班子成员以及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

讲座现场
聚焦脑科学前沿:探索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新路径
严小新教授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资深学者,长期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他以《阿尔茨海默病人脑神经原纤维缠结而非淀粉样沉积驱动的神经突起样斑演进》为题,系统阐释了其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机制研究中的最新发现。其研究认为,传统淀粉样蛋白假说存在局限性,而神经突起样斑的演化过程可能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靶点。严小新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病理,揭示了非淀粉样沉积在神经元损伤中的关键作用,并强调“多学科交叉研究是突破神经退行性疾病难题的重要方向”。

严小新作学术报告
厚植创新土壤: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罗学港教授作为湖南省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级教学名师,在解剖学教学与科研领域贡献卓著,培养了大批医学创新人才,他结合数十年教学经验,以《培养多向思维,成就创新人才》为题展开讲座。罗学港以自己求学、职业生涯中经历的四个病例为例,阐述了成为一个好医生应该具有的七种思维和素养。医学生应培养医学整体观;要有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权威的自信心;应克服惯性思维带着前瞻性眼光为患者诊疗;进行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要有逻辑性;同时,要树立职业责任感和不断更新知识的紧迫感。罗学港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培养多向思维的重要意义。

罗学港作学术报告
罗海在总结时表示,两位专家的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师生拓宽了学术视野,也为学院优化学科布局、创新育人模式提供了重要启示。未来,基础医学院将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医学教育与科研“双轮驱动”,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撰稿 方贤磊
编辑 聂萌
责编 陈静
审核 蒲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