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医要闻
最新更新
热文排行

喜讯:我校4项科研成果获2022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

发布日期:2024-09-04 点击:
A A
打印

本网讯 9月3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我校4项科研成果榜上有名,其中2项为牵头完成,2项以第二单位合作完成。

近年来,湖南医药学院在科技成果创新与应用方面接连取得丰硕成果,以下为我校获奖项目介绍:

1.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负责人:何清湖

项目名称:谭新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与创新发展系列研究

完成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医药学院

完成人员:何清湖,周兴,李波男,刘朝圣,谭新华,宁港,吴悔

项目介绍:本项目首次从传承角度凝练出谭新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重视脾肾,固护根本;阴阳为纲,贵在明辨;谨守病机,审证论治;内外并治,标本兼顾;执中致和,不偏不倚。从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3个维度总结谭新华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并融入医院诊疗方案。首次从转化角度阐释谭新华名老中医经验方治疗机制,开展临床研究验证,院内制剂开发。项目构建了“规划教材-互联网平台-青年中医培养-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教育项目”五位一体的谭新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推广发展新模式。

2.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负责人:蔡伟

项目名称: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的侗药马卡列丙物质基础表征策略的构建

完成单位:湖南医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完成人员:蔡伟,刘良红,吴卫华,张加余,杨建波,朱恋

项目介绍:该项目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系统构建了侗药马卡列丙体内外物质基础的表征策略。1.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系统构建了质谱树相似度过滤技术、平行反应离子监测结合分子设计、排除离子列表等体外成分分析筛选策略,表征了侗药马卡列丙中187个化学成分,均为首次报道,解析了侗药马卡列丙的物质基础。2.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系统构建了高分辨提取离子过滤技术,诊断离子筛选技术和代谢组学差异分析技术,明确了侗药马卡列丙的经皮吸收成分及促骨折愈合成分异绿原酸A的体内代谢情况,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3.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负责人杨勇

项目名称:黄连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完成单位:湖南医药学院,西南大学

完成人员:杨勇,贺凯,肖玉波,李学刚,叶小利

项目介绍:本项目聚焦黄连生物碱的抗菌、降血脂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明确了黄连生物碱类成分和小檗碱亲脂性修饰后的抗菌活性规律。合成并发现8-辛基小檗碱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为小檗碱的125倍(MIC);发现了黄连生物碱成分可通过与细胞膜蛋白结合影响膜流动性,该作用与小檗碱亲脂性修饰物的抗菌活性高度相关;揭示了黄连生物碱类成分的协同降脂作用及其降脂机制。该类成分的降脂作用与调节胆汁酸受体FXR和TGR5,促进胆汁酸循环和粪排,调节肠道菌群等机制有关;发现8-十六烷基小檗碱抑制肺癌细胞的活性是小檗碱的11.78倍,小檗碱、黄连碱和8-十六烷基小檗碱的抗肿瘤机制与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降低癌抗原水平及增加肿瘤组织中的凋亡蛋白表达有关。研究结果为中药黄连的临床应用和黄连生物碱新药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4.参与完成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我校参与人员姚祖福

项目名称:石墨烯杂化体系构筑及其电化学传感性能研究

完成单位:怀化学院,湖南医药学院

完成人员:杨欣,欧阳跃军,姚祖福

项目介绍:该项目构筑了一系列石墨烯杂化体系,用作电极增敏及识别的修饰材料,以此构建了多种小分子检测用电化学传感器,提出了电化学反应机理,可应用于食品、环境、医药等诸多领域的分析检测。项目研究的普适性可为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与电化学传感器件联用开拓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为实际复杂样品中待测组分的高灵敏、高选择、高通量检测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拓展了分析化学的研究领域,促进了电分析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湖南医药学院多项成果获奖集中展现了我校近年来在科研成果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成绩,标志着我校的科研创新和技术攻关水平再上新台阶。学校将充分发挥获奖成果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巩固学科建设、培育科技创新中青年骨干人才,为助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 张缇

编辑 翟凌锋

责编 陈静

审核 蒲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