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20日上午,校长何清湖一行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名中国中医研究院)参观交流学习,并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汇报与对接基层工作委员会与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相关工作。科学技术处及附属医院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参观交流。
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名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下设18个研究所、6家医疗机构、1个研究生院、3家分院和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杂志社等学术单位;拥有王永炎、陈可冀、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5名院士,路志正、陈可冀、刘志明、薛伯寿、张伯礼、余瀛鳌、翁维良7名国医大师;拥有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2人,岐黄学者27人,青年岐黄学者4人;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建立了临床研究与信息、针灸、中药三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均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挂靠单位。拥有部局共建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药过程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机构(GCP)、国家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GLP),4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

何清湖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汇报对接工作

何清湖一行参观中医药机械人智能实验室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荆志伟、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主任樊新荣全程陪同何清湖一行参观,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致力于探索和研究适用于中医药科研的实验方法,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具有涵盖中医药各大领域的高端实验室,包括:分子生物学、形态学、机能、物质分析检测、微透析、四诊信息、免疫学、细胞学、骨与关节疾病实验研究平台,为中医、中药、针灸及中医临床等各个领域开展中医药现代研究及中医药实验方法学探索提供技术支撑。
双方就人才培养、省部共建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及民族药物、院内制剂的开发科研项目合作等达成一致共识,这将助推我校新成立的中医学院、生物医药研究院的迅速发展及为附属医院建设国家级中西协同“旗舰”医院打下坚实基础。
撰稿 朱钧 尹辉明
编辑 翟凌锋
责编 陈静
审核 蒲洋